<正>中国审美意象的研究,不应仅仅对其进行“意识化”的解读,更应该从意识的意象性结构,从身体的意向与意识的意向两方面进行解读,将身心二分转变为身心融合、心物感通,通过“可见的”见到“不可见的”从而确立中国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学艺术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了审美创造活动追求的正是从身体出发的审美意象。纵深观察审美意象的构成范畴与其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补充,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