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CAFNGO)支持的MSM干预项目艾滋病预防级联服务效果和主要差距, 为提高社会组织艾滋病防治服务质量和项目管理优化提供建议。方法通过CAFNGO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访谈等收集指标数据和信息, 对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不同地区的MSM干预项目艾滋病预防级联服务中HIV初筛和确证检测、HIV感染者发现和转介治疗等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绘制服务链图。结果 2016-2020年CAFNGO支持的1 508个MSM干预项目, 共动员1 183 234名MSM接受HIV检测, 占社会组织申请HIV检测服务容量的68.8%(1 183 234/1 719 139), 发现初筛HIV阳性55 783人, HIV确证检测比例86.6%(48 327/55 783), 新报告HIV感染者比例3.8%(45 347/1 183 234)。2017-202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治疗转介比例89.8%(32 719/36 444)。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项目和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项目分别占项目总数的75.8%(1 143/1 508)和24.2%(365/1 508)。2种类型社会组织MSM干预项目的新报告HIV感染者比例(3.8%和3.8%)和新报告HIV感染者治疗转介比例(89.7%和8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部分地区2种类型社会组织的2个指标存在差异,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FNGO建立的重点人群艾滋病预防级联服务模式有效促进了MSM感染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工作, 但在资金资助覆盖面、预防级联服务质量及社区组织提供级联服务能力等方面有继续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