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指纹图谱,探索指标成分含量从饮片到物质基准之间的量值传递关系,对五味消毒饮稳定性进行探究。方法:依据古代医籍记载的方法制备15批次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冻干粉并测定出膏率;建立HPLC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归属及相似度评价;HPLC法测定指标性成分含量,计算各成分在饮片-基准物质的转移率。结果:15批物质基准的平均出膏率为62.95%;物质基准特征图谱相似度良好均大于0.9,确定有10个共有峰,指认出9种成分。分别是1号峰(新绿原酸)来自金银花、野菊花;2号峰(秦皮乙素)仅来自紫花地丁;3号峰(绿原酸)来自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4号峰(隐绿原酸)、5号峰(木犀草苷)、6号峰(异绿原酸-A)、7号峰(异绿原酸-B)、8号峰(异绿原酸-C),均来自金银花、野菊花;9号峰(蒙花苷)仅来自野菊花。各指标成分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秦皮乙素39.28%~76.45%,蒙花苷8.41%~17.01%。结论:采用HPLC指纹图谱、出膏率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对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进行研究,该方法科学可靠,可为五味消毒饮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及复方制剂的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