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及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SS评分、T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T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个月和治疗第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依帕司他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调节血糖,对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