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人食管鳞癌KYSE45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人食管癌KYSE450细胞,经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5、10、20和40 mmol/L)处理后,MTT法检测对KYSE45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E结合蛋白1(4E-bing protein 1,4EBP1)和S6激酶1(S6 kinase 1,S6K1)mR 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食管鳞癌KYSE45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于建模成功7 d后分别予以连续腹腔注射二甲双胍或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15 d,每3 d 1次测量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大小;分别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学形态的改变及4EBP1和S6K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5、10、20和40 mmol/L)对KYSE450细胞的增殖抑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增强(P值均<0.000 1);5、10和20mmol/L二甲双胍作用48 h后KYSE450细胞的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强(P均值<0.05);随着浓度的增加或时间的延长二甲双胍组KYSE450细胞中4EBP1和S6K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二甲双胍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00 1),且移植瘤组织中4EBP1和S6K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抑制人食管癌KYSE450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下游通路中4EBP1和S6K1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调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