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镇痛麻醉方案的构建及对患者脑保护作用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99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 3组, 每组33例。A组不给予右美托咪定, B、C组在麻醉诱导前, 均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的负荷剂量, 然后分别以0.2、0.4 μg·kg-1·h-1速率进行泵注, 至术后24 h停止。观察3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率(HR)、血压、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采用颅内压监测仪动态测定颅内压, 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记录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 3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颅内压、CERO2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麻醉时间推移, 3组在不同时间点比较, 平均动脉压、HR、NSE、S-100β、iNOS、颅内压、CERO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其中C组变化幅度比A、B组更大;而R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术后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氢吗啡酮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具有脑保护作用, 可改善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且对呼吸没有显著影响, 尤其是0.4 μg的右美托咪定复合氢吗啡酮效果最佳。

  • 单位
    山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