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Brenner肿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高巍松; 赵华; 印永祥*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 37(01): 34-38.
DOI:10.13315/j.cnki.cjcep.2021.01.009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肿瘤(Brenner tumor, 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例卵巢B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4例BT中16例(66.7%)为良性BT,7例(29.2%)为交界性BT,1例(4.1%)为恶性BT。良性及交界性BT患者多为体检偶然发现或伴有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恶性BT患者因腹部胀痛就诊。眼观:良性及交界性BT均表现为灰红色的囊实性肿块,切面灰黄色,略呈编织状、质地稍韧。恶性BT为灰红色囊肿,切面囊实性,呈多彩状,实性区灰黄色颗粒状,囊性区内含血性液体。镜检:良性BT为致密的纤维间质内见增生的移行上皮巢,细胞未见明显异型。交界性BT为囊肿壁及结节状区域均内衬多层移行样上皮,上皮细胞增生伴异型,无间质浸润。恶性BT为肿瘤组织呈乳头状、实性增生,细胞层次增多伴异型,核分裂易见,间质浸润;伴有良性或交界性BT成分。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p63、GATA3均阳性;CK20、PAX8、C-erbB-2均阴性。3例WT-1阳性。恶性BT中ER、PR均阳性,1例交界性BT中ER散在阳性、PR阴性;其他BT中ER、PR均阴性。恶性BT中Ki-67增殖指数为40%,交界性BT为10%~20%,良性BT<5%。结论卵巢BT临床罕见,有特定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大多与其他上皮和生殖细胞肿瘤混合存在。恶性BT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进行系统分析和荟萃分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