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斑蟊素致肝脏慢性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斑蟊素持续对昆明小鼠灌胃14天,检测其肝功能、肝脏指数和肝脏病理变化,检测ATF-6、XBP1、GRP78、ATF-4、CHOP、BAX、Bcl-2、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用不同浓度斑蟊素连续培养人肝细胞LO2系,显微观察生长,CCK-8检测活性,检测GRP78和CHOP的mRNA的表达,检测GRP78、ATF-4、CHOP、BAX、Bcl-2、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斑蟊素(≥1.0 mg/kg)能增高小鼠转氨酶和肝脏指数,肝细胞坏死及凋亡,且程度与其剂量正相关;ATF-6、XBP1、GRP78、ATF-4、CHOP、BAX、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斑蟊素(≥0.392μg/ml)抑制LO2系细胞活性,增高GRP78和CHOP基因mRNA的表达,GRP78、ATF-4、CHOP、BAX、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斑蟊素可能主要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诱导肝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肝脏的慢性损伤。
-
单位重庆市公安局; 基础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