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预测辛通畅络法载体——复方肾苏Ⅱ之君药"柴胡-黄芩"药对干预足细胞病变的可能作用靶点与机制,为辛通畅络法防治足细胞病变序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柴胡、黄芩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蛋白,借助Cytoscape 3.2.1软件绘制"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在OMIM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及DigSee在线文本中检索足细胞病变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作图工具获取其与"柴胡-黄芩"作用靶点的交集基因。分别应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2.1软件的"CytoNCA"插件构建交集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学分析,获取核心预测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并通过OmicShare Tools在线作图平台实现富集结果的可视化。结果:基于TCMSP数据库检索结果,获得有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44种,其中柴胡13种、黄芩32种,豆甾醇为两者共有成分;潜在作用靶点较多的化合物为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等;节点度值较高靶点蛋白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PTGS1、核受体共激活因子2、热休克蛋白90α等,分别与37、30、25、25个活性成分相关联。获取"柴胡-黄芩"作用靶点与足细胞病变相关靶点交集基因20个,包括PTGS2、VEGFA、MMP9、TNF、IL6等。上述交集基因的PPI网络图共包含节点20个、连线110条,MMP9、VEGFA、IL6等基因处于核心位置。GO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生物信息条目154个(P<0.05),包括生物过程条目139个、细胞组成条目8个、分子功能条目7个。其中,生物过程主要涉及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细胞组成主要涉及细胞外间隙、胞外区、质膜外侧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蛋白质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等。同时,获得KEGG通路富集条目47个(P<0.05),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类风湿关节炎、疟疾、癌症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结论:复方肾苏Ⅱ之"柴胡-黄芩"药对活性成分可能通过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类风湿关节炎、疟疾、癌症信号通路等相关信号转导途径作用于MMP9、VEGFA、IL6、TNF等靶点,从而发挥对足细胞病变的干预作用。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