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不同梯度下京津冀地区地表热环境的空间格局时空变化,及热环境与土地覆被类型的关系,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的MODIS月均温和土地覆被数据,运用Ripley L函数法、标准差椭圆、景观指数等方法,从变化趋势、空间集聚性、形态特征3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热环境格局演化阶段特征显著:一阶段(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温区等级走高,热环境趋于两极化,二阶段(2010-2020年)两极化有所缓和,治理效果初步显现;(2)各温区均在2010年前后呈现出聚集趋势的转变,聚集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在更高温区内呈现出更强的波动性,整体在40~80 km内呈现出高聚集性;(3)京津冀热环境斑块组成在一阶段高温区及次高温区斑块呈变大变多趋势,二阶段反向收缩;(4)林地和耕地是影响京津冀地区相对地表温度的主要因素,建成区影响力逐渐上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