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明南方双季稻区优质常规粳稻金农香粳1267的适宜氮肥运筹模式,设置6个施氮水平(CK,0;N1,165 kg/hm2;N2,210 kg/hm2;N3,255 kg/hm2;N4,300 kg/hm2;N5,345 kg/hm2),并在N3水平下设置3个氮肥运筹方式(NT1,基蘖穗肥比例为4∶2∶4,穗肥于倒3叶施用;NT2,基蘖穗肥比例为4∶2∶4,穗肥于倒4叶、倒2叶分2次等量施用;NT3,基蘖穗粒肥比例为4∶2∶2∶2,穗肥于倒3叶施用),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南方优质常规晚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与N3处理相比,CK、N1、N2、N4和N5处理产量分别降低37.1%、8.2%、5.7%、4.9%和10.0%,晚粳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在N3水平下,NT3处理产量最高,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的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晚粳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与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得到改善;在N3水平下,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胶稠度均表现为NT1>NT2> NT3,而直链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则反之。随施氮量的增加,RVA谱特征值中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崩解值和峰值时间均降低,而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呈增加的趋势;在N3水平下,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冷胶粘度、崩解值和峰值时间均表现为NT1<NT2<NT3,而消减值、回复值和糊化温度则反之。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南方优质常规晚粳稻以施氮量为N3(255 kg/hm2)、氮肥运筹为NT3(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2∶2∶2)时,能较好实现水稻高产和优质的协调统一。

  • 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