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GST3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孙兰兰; 麻荣慧; 薛飞; 杨慕菡; 徐洪乐; 苏旺苍; 鲁传涛; 吴仁海*
来源:作物学报, 2023, 49(10): 2717-2726.

摘要

为探究ZmGST31基因的序列特征及除草剂与安全剂对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利用反转录PCR (RT-PCR)技术克隆该基因,分析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序列特性,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研究其在玉米根茎叶以及除草剂烟嘧磺隆(nicosulfuron,NS)和安全剂双苯噁唑酸(isoxadifen-ethyl,IE)单施和共施24 h、48 h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ZmGST31编码序列(CDS)长为765 bp,可编码一个分子式为C1276H2021N331O353S4,氨基酸大小为25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7.78 kD,等电点为6.60的稳定疏水性蛋白。该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且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含有保守的GST_C_Tau结构域和GST_N_Tau结构域,属于Tau亚家族,与扫帚黍(Dichanthelium oligosanthes) GSTU17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蛋白互作预测结果显示,ZmGST31与10个蛋白存在互作,其中包括2个谷胱甘肽合成酶(glutathione synthetase)和5个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ZmGST31启动子区含有大量的光响应和多种激素响应相关元件。qRT-PCR结果显示ZmGST31在玉米苗期不同部位中均有表达,其中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片,茎最低。除草剂烟嘧磺隆和安全剂双苯噁唑酸处理均能诱导ZmGST31基因在玉米的地上部分中表达,其诱导作用在处理24 h时最强。本研究表明,ZmGST31的表达受除草剂烟嘧磺隆与安全剂双苯噁唑酸调控,可能在玉米除草剂毒性降解或安全剂介导的除草剂毒性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