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8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房颤发作次数、房颤持续时间、静息心率、心功能、hs-CRP,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悸、胸闷、气短、神倦乏力、出汗、舌红苔浊腻等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房颤发作次数、房颤持续时间、静息心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P波离散度(Pd)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VESD、LVEDD、P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hs-CRP、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hs-CRP水平,控制心率和发作次数,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