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史城镇是一个文化生态实体。历史先民和原住民是生态核、文化主体和传承基础;文化类型与形式是生态基、发展底色和背景;自然生态与人工物质空间是生态库,构成并维持文化特色与个性,外在的自然经济社会联系是生态环境支撑系统。针对其保护更新过程中的过度人口置换、文化本真消隐、空间文化断裂等问题,提出了文化生态下的保护更新策略:①强调原住民的"在地性",维持其生活生态。②加强传统文化保护,调控新文化要素的量与质,通过建设局地"文化共同体",由共建走向融合。③促进城镇内外自然环境与整体空间秩序的融合渗透及延续共生。④在城镇内部,要控制"文化—空间"形态框架及要素体系,要促进不同等级类型的文化景观对空间建设的区域统筹与形态引导,要促进空间场域与文化记忆的协同适应。
-
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