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3年8月25日四川叠溪发生MS7.5地震,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松坪沟断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而对于松坪沟断层的存在、发育分布以及其活动性,学者们至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松坪沟中下游(松坪沟沟口至墨石寨)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探测,证实了松坪沟断层的存在;松坪沟断层整体走向NW,沿松坪沟呈三段斜列式展布(NW段、中间段和SE段),其NW段倾向NE,中间段和SE段倾向SW,倾角约55°~80°;松坪沟断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兼逆冲性质,在距今两万年以来有过活动。最后通过对松坪沟流域地貌参数分析表明,该区地貌发育上处于幼年期晚期和壮年期,构造活动强烈,且松坪沟断层中间段和SE段的活动性较NW段强烈。
-
单位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