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穿山甲为我国Ⅱ级保护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本课题通过研究穿山甲肠炎病的诊治技术,为穿山甲的救护和驯养繁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细菌分离培养是将肠和肝脏内容物涂布到培养基上,37℃培养24h,革兰氏染色,镜检;药敏试验是取菌液涂布于普通平板上,贴上药敏试纸,37℃培养8h,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菌落灰白色、半透明,革兰氏阴性。从肝脏、肠2个部位分离出来的菌株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舒普深高度敏感。用环丙沙星10毫克/公斤,法莫替丁3毫克/公斤,灌服口服补液盐散,一星期后穿山甲病情好转。【结论】从患肠炎的穿山甲肝脏、肠分离出来的致病菌株为革兰氏阴性,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舒普深高度敏感,可用环丙沙星、法莫替丁、口服补液盐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良好。
-
单位广西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