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诊治的300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入院后首次送检进行血培养,并对其进行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常规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113例)、局部感染组(55例)和对照组(132例),比较三组PCT、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等水平,分析血培养结果。结果:以PCT、IL–6、CRP、WBC水平为评价指标,血流感染组最高,其为局部感染组,对照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00例血培养标本中,阳性113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1例(71.68 %),检出率较高的菌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42例(37.17 %)、23例(20.35 %)和8例(7.08 %),血流感染组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患者其PCT、IL–6水平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RP、WBC水平稍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上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时,在常规诊断的基础上辅助PCT检测诊断,能够有效区分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血流感染性疾病。
-
单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