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对于颈项透明层(NT)增厚胎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因妊娠11~13+6周超声筛查提示胎儿NT≥3.0 mm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NT 3.0 ~ <3.5 mm组(n=33)和≥3.5 mm组(n=29)。抽取孕妇的羊水样本, 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 并对15例CMA检测未见异常的样本进行trio-WES分析。用χ2检验比较2组染色体异常的分布与NT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62例产妇的中位年龄为29岁(22~41岁), 胎儿NT的中位厚度为3.4 mm(3.0~9.1 mm), 发现NT异常时的中位胎龄为13+4周(11+5~13+6周)。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12例非整倍体, 1例衍生染色体, 检出率为20.97%(13/62)。CMA共检出12例非整倍体、1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和5例临床意义不明CNV, 检出率为29.03%(18/62)。≥3.5 mm组胎儿的非整倍体检出率高于3.0~<3.5 mm组[3.03%(1/33)vs. 41.38%(12/29), χ2 = 13.698, P<0.001]。2组胎儿致病和临床意义不明CN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28, P>0.05)。对15例CMA未见异常且不伴结构畸形的家系进行trio-WES分析, 共发现6种基因变异, 包括SOS1: c.3542C>T(p.A1181V)和c.3817C>G(p.L1273V)杂合变异, COL2A1: c.436C>T(p.P146S)和c.3700G>A(p.D1234N)杂合变异, LZTR1: c.1496T>C(p.V499A)和BRAF: c.64G>A(p.D22N)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 均评级为临床意义不明。结论 NT增厚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 可利用CMA与trio-WES技术对其进行产前诊断。
-
单位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