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表皮蜡质组分对果实采后抗病性的影响

作者:张丽萍; 刘瑞玲; 韩延超; 陈杭君; 吴伟杰; 房祥军; 郜海燕*
来源:中国食品学报, 2021, 21(12): 205-213.
DOI:10.16429/j.1009-7848.2021.12.022

摘要

目的:探讨蓝莓外表皮蜡质中的主要组分(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在果实采后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分别处理去蜡与蜡质完整蓝莓果实,并以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测定蓝莓病害程度、活性物质含量及抗病相关酶活的变化。结果: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处理均显著降低去蜡/蜡质完整蓝莓果实的腐烂率与失重率,维持果实TSS、硬度、VC含量、总酚含量与花色苷含量,抑制TA升高和MDA生成。此外,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处理能够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结论:蓝莓外表皮蜡质中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可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从而保持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