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根碱(SAG)对脊柱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12只/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血根碱低剂量组(10 mg/kg)、血根碱中剂量组(20 mg/kg)、血根碱高剂量组(40 mg/kg)、抑制剂组(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Wnt-C59,30 mg/kg)。构建脊柱骨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4周。BBB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定;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T)观察大鼠骨骼微结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病理损伤;TUNEL染色观察大鼠骨髓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骨钙素(OC)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受损脊髓中Bcl-2相关X蛋白(Bax)、碱性磷酸酶(ALP)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BB评分,骨密度,BV/TV、Tb.N、Tb.Th、Ct.Th、OC、BMP-2含量,ALP、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脊髓病理损伤严重,神经细胞凋亡指数、CTX-Ⅰ含量、Bax、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血根碱低、中、高剂量组大鼠BBB评分,骨密度,BV/TV、Tb.N、Tb.Th、Ct.Th、OC、BMP-2含量,ALP、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脊髓病理损伤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指数,CTX-Ⅰ含量,Bax、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根碱高剂量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BBB评分,骨密度,BV/TV、Tb.N、Tb.Th、Ct.Th、OC、BMP-2含量,ALP、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脊髓病理损伤严重,神经细胞凋亡指数,CTX-Ⅰ含量,Bax、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根碱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起到促进脊柱骨折大鼠骨折愈合及改善神经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单位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