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指标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孕妇132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7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9例、重度子痫前期组5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2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28例),另选正常晚期妊娠妇女50例作为正常晚期妊娠组、查体健康未怀孕女性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栓前状态指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FIB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PT、APTT、TT、FIB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指标变化越明显。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T、APTT、TT、FIB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组VWF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VWF、GMP-140、TAT、D-D与正常晚期妊娠组、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子痫前期组VWF、GMP-140、TAT、D-D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VWF、GMP-140、TAT、D-D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及血栓前状态,且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及血栓前状态指标变化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