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增强深部成像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技术测量原发性房角关闭(PAC)患者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术前及术后脉络膜厚度,并与正常人的脉络膜厚度进行比较。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符合PAC诊断的患者30例(48眼)作为PAC组,选择同期门诊正常体检的人群30例(5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测量正常对照组及PAC组LPI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并采用EDI-OCT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下(SF)以及距离黄斑中心凹鼻侧(N1、N2、N3)、颞侧(T1、T2、T3)、上侧(S1、S2、S3)、下侧(I1、12、13)0.5、1.5、3.0mm处共13个点的脉络膜厚度(CT)。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组间各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比较;绘制脉络膜厚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诊断界限值;脉络膜厚度与眼压、中央前房深度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2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AC组术前中央前房深度浅于正常对照组(t=-14.383,P<0.001)。PAC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时间点的中央前房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313,P=0.001),且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中央前房深度依次变深(P<0.01)。PAC组术前13个点的脉络膜厚度均厚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PAC组各时间点的脉络膜厚度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0.512,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脉络膜厚度均较术前变薄(P<0.001)。2组所有受试者的脉络膜厚度与中央前房深度在SF、T1、T2、T3、S2、S3、I1、12、13位置呈负相关(r=-0.249、-0.239、-0.416、-0.330、-0.184、-0.176、-0.189、-0.184、-0.160,P<0.001),而脉络膜厚度与眼压、眼轴均无相关性。结论:PAC患者脉络膜厚度较正常人厚,行LPI术可使PAC患者的脉络膜厚度变薄。脉络膜厚度在PAC的早期诊断、病情观察及LPI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 单位
    浙江医院;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