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特困地区中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对其总体幸福感的影响,为教育深度扶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抽取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川东北中学的教师共33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资本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测评。结果高中教师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与初中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教师的心理资本量表总分及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维度得分分别为(106.47±13.62)分、(28.41±4.55)分、(27.22±4.85)分、(25.47±3.62)分及(25.38±4.12)分,分别高于初中教师的(100.85±11.45)分、(26.65±4.32)分、(25.97±4.15)分、(24.18±3.02)分及(24.06±3.12)分(P<0.05)。男性教师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为(94.48±5.81)分,低于女性教师的(96.17±6.19)分(P<0.05)。男性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乐观维度得分分别为(28.17±4.10)分及(24.24±3.75)分,女性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乐观维度得分分别为(26.33±4.96)分及(25.50±3.47)分,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幸福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以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及其自我效能感、希望维度均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心理资本(Beta=0.376)、自我效能感(Beta=0.157)和希望(Beta=0.173)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较为明显。结论应继续加大对特困地区教育的扶贫力度,要特别重视该地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尤其要重视男性教师职业发展期望的实现和工作家庭冲突的及时化解。
-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