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阮咸是中国古代一件重要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末汉初。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克孜尔、敦煌等石窟壁画中可见其丰富多变的形态。日本奈良正仓院现存中国唐代阮咸,中国艺术研究院存有清代阮咸实物。唐代以前,其名称与从西域传来的梨形琵琶混淆记录于文献史料中;宋代之后,阮咸乐器又与月琴并存于各类记载中,两者关系不甚清晰。在从汉至唐的一千年间,阮咸往往被统称为琵琶类乐器,关于它的源流、定弦及历史演变,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史料、出土文物、佛教壁画,并辅以中国传至日本、朝鲜音乐文献的分析,试图解答上述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