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诗》并非固定的文本,而是有着漫长的形成过程。《诗》文本可分为周王室版本与诸侯国版本,其中周王室整理、颁行的《诗》是权威的公共版本,是各诸侯国版本的共同来源。时代不同,《诗》的文本数量亦不断发生变化,周王室版本的数量应有三百五十首左右。《诗》的属性并非单一固定的,而是随着版本的不断变化,其性质走向多元。在早期的乐的记录文本和重视礼仪功能外,《诗》逐渐成为纯粹的诗歌文本。《诗》的成形是诗歌政教化的过程和结果。春秋以来,《诗》逐渐走向文本化,其辞章义开始超越乐章义。孔子正乐代表的是官方行为,而修订《诗》则是私人行为。孔子修订《诗》是《诗》的彻底文本化,使之更适合文本阅读,更适用于反思性的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