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前处理方法对血培养直接药敏的影响

作者:张灏旻; 吴晶; 杨俊; 李敏*
来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 42(20): 2500-2505.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21.20.015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血培养直接药敏方法与常规药敏方法结果的一致性,评估两种前处理方法对血培养直接药敏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某三级教学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共241例血培养阳性样本,用分离胶管离心后分别使用直接检测法和TSB肉汤增菌法两种前处理方法获得细菌,并配置菌悬液,选择相应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得到的药敏结果与转种后获得菌落的常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革兰阴性菌分离胶离心后直接检测法和增菌法与标准方法类别一致性分别为98.53%和98.74%(2 753/2 794、2 759/2 794),非常重大错误(VME)分别为0.21%和0.18%(6/2 794、5/2 794),重大错误(ME)分别为0.17%和0.21%(5/2 794、6/2 794),微小错误(MIE)分别为1.47%和1.25%(30/2 840、24/2 840)。革兰阳性球菌(除链球菌)分离胶离心后直接检测法和增菌法与标准方法类别一致性为98.46%和99.13%(2 048/2 080、2 061/2 080),VME分别为0.34%和0.10%(7/2 080、2/2 080),ME分别为0.14%和0.19%(3/2 080、4/2 080),MIE分别为1.06%和0.63%(22/2 080、13/2 080)。链球菌两种前处理方法与标准法类别一致性为100.00%(140/140)。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种前处理方法直接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标准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前处理直接药敏结果与标准法总符合率均为>98.00%,分离胶离心直接检测法操作简单无需繁琐的增菌过程,可以作为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替代直接药敏实验传统纸片法的一种方便又可靠的前处理方法。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