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ALBI)分级在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归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18年12月间于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126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前1周内的血清白蛋白与胆红素水平。根据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将病人分为ALBI 1级(n=69)和ALBI 2~3级(n=57)。比较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以明确白蛋白-胆红素分级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ALBI 1级与ALBI 2~3级患者的总体生存,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此外,通过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LR向前法)确定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独立预后价值。结果 术前高白蛋白-胆红素分级(ALBI 2~3级)与肿瘤大小(χ2=7.092,P=0.008)、TNM分期(χ2=11.838,P<0.001)、肝癌BCLC临床分期(χ2=6.925,P=0.031)、血管侵犯(χ2=5.155,P=0.023)及PNI (χ2=14.814,P<0.001)显著相关。生存曲线表明高白蛋白-胆红素分级是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不佳的标志,ALBI 1级与ALBI 2~3级患者的3年总体OS分别为46.1%与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738,P<0.001)。亚组分析进一步展示白蛋白-胆红素分级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TNM分期(I~II期,3年OS:85.5%vs 33.3%,χ2=6.080,P=0.014; III期,20.8%vs 12.3%,χ2=5.929,P=0.015)或BCLC分期(A-B期,3年OS:55.0%vs 4.3%,χ2=15.745,P<0.001; C期,23.5%vs 0%,χ2=5.511,P=0.019)患者的预后结局。另外,多因素COX分析的结果揭示肿瘤直径≥5 cm (风险比HR:2.500, 95%置信区间:1.109~5.635,P=0.027)、TNM III期(风险比HR:3.989, 95%置信区间:1.865~8.534,P<0.001)、术前血清AFP≥400 ng/mL(风险比HR:1.779, 95%置信区间:1.117~2.835,P=0.015)及ALBI 2~3级(风险比HR:2.129, 95%置信区间:1.305~3.471,P=0.002)是肝细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白蛋白-胆红素分级有助于区分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结局,是一项有价值的预后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