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内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情况及分子特征,为鱼源性寄生虫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根据分层随机采样原则分别在辽宁省14个市采集市售和养殖场淡水鱼,先利用消化法检获不同形态的吸虫囊蚴,生物显微镜下根据囊蚴形态特点进行初步分类。然后分别提取不同种囊蚴的总DNA,对其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将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再利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采集16种淡水鱼共672尾,吸虫囊蚴总感染率为8.9%(60/672),其中麦穗鱼吸虫囊蚴感染率为23.2%(60/259);麦穗鱼感染2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囊蚴和外睾吸虫囊蚴,其它鱼类未发现吸虫囊蚴感染。结论麦穗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较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应加强宣传与防控;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方法可以有效鉴定淡水鱼中吸虫囊蚴感染种类。
-
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