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越冬种植的豌豆和蚕豆,其植株体可增绿降碳,翌春采收的鲜荚又可供应淡季蔬菜市场,其根具有生物固氮功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兼具生产与生态效益。以豌豆和蚕豆的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种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水稻冬闲田,测定了4个品种在生育期内经济产量、光合特性、CO2吸收量、秸秆还田量及其所含N、P、K量等指标,并与同期种植的油菜和紫云英作比较。结果表明:蔓生型豌豆WD-001的产量和净收益均高;蚕豆品种‘优质大白皮’CO2吸收量最高,全生育期达941.32 kg/667m2,且其还田秸秆中N含量(129.16 kg/667m2)明显高于除紫云英外的其他品种,P含量(53.30 kg/667m2)略低于紫云英和油菜,K含量(159.06 kg/667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具有较好的降碳效果和培肥潜力。因此,冬闲田种植豌豆和蚕豆兼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充分利用主栽作物冬闲田的一种新模式。
-
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