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中熟品种‘黄冠’和晚熟品种‘雪花’‘鸭梨’和‘迎霜’的果实为试材,测定其不同采收期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淀粉含量,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采收期果实切面I-KI溶液染色变化,综合评判各品种的成熟期及适宜采收期,以期了解梨果实成熟过程中淀粉的变化规律,探究利用碘-淀粉染色图判断梨果实成熟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随着采收期的延长,梨果实硬度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淀粉含量逐渐下降。2)淀粉含量的变化与其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存在较强的相关性;3)果实横切面的染色程度随成熟度的提高逐渐变浅。‘黄冠’和‘雪花’梨果实的淀粉水解先发生在果心周围,逐渐向外扩散,染色图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和颜色变化。而‘鸭梨’和‘迎霜’梨果实染色区域变化不明显,呈现出整体颜色逐渐变浅的变化。根据梨果实染色情况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染色等级为3时,适宜作为冷库长期贮藏,染色等级4~5时,适宜作为鲜食或加工。综上,果实淀粉含量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果实成熟度及内在品质,但不同品种淀粉水解特性不同,利用淀粉染色图谱判断果实成熟期需依品种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