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PKα/SREBP-1/ACCα信号通路调节糖脂代谢的山楂果叶配伍机制

作者:周坤; 王静静; 李璐遥; 王鑫; 申雪; 寇瑶瑶; 马百平; 王梅; 郑晓晖; 赵晔*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3(01): 77-86.
DOI:10.16152/j.cnki.xdxbzr.2023-01-009

摘要

糖脂代谢病是由遗传、环境和精神状况引起的一种复杂性疾病,其特点是糖、脂代谢紊乱,中医学称之为“消渴症”,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压力的提高该疾病呈现多龄化趋势。中药的多组分协同增效使其在长期治疗消渴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山楂果、叶富含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在降糖降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测定了山楂果、叶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建立了T2DM大鼠模型,研究了山楂果叶提取物干预AMPKα/SREBP-1/ACCα信号通路进而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和机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山楂果、叶治疗T2DM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山楂果、叶配伍给药能更显著降低T2DM大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提高糖耐量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脂肪堆积,缩小脂肪细胞,同时调节肝肾功能,增加肝脏AMPKα及其磷酸化水平,降低SREBP-1、ACCα的蛋白表达。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到14个山楂果、叶的有效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共150个,参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等与糖脂代谢相关的多个信号通路。研究表明,山楂的果、叶配伍能够通过干预AMPKα/SREBP-1/ACCα通路,协同调节糖脂代谢,并且对于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等也有调节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单位
    西北大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