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和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评估子宫内膜癌(EC)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的患者资料,其中MSI 12例,微卫星稳定(MSS)18例,术前均行3.0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APT和DKI,经后处理获得APT以及DKI序列的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图。由两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变的APT、MK、MD和FA值,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CC)检验两位观察者对两组病变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变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对两组病变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两位观察者测量各组数据的一致性良好(ICC>0.75)。MSI组的APT、MK、MD和FA值分别为(2.733±0.509)%、0.743±0.107、(0.803±0.156)μm2/ms和0.324±0.110,MSS组的上述参数值分别为(2.317±0.444)%、0.646±0.114、0.955 (0.806,1.139)μm2/ms和0.339±0.134,MSI组的APT、MK值大于MSS组,MD值小于MSS组(P<0.05),两组之间的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APT、MK、MD值鉴别EC MSI与MSS状态的AUC分别为0.729、0.731、0.722,敏感度分别为66.7%、75.0%、75.0%,特异度分别为77.8%、61.1%、72.2%。结论:APT和DKI技术可定量评估EC MSI状态,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