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四川省艾滋病疫情估计

作者:刘莉; 裴晓迪; 张子武; 曾亚莉; 张灵麟; 张静瑜; 冯燎; 梁莉; 胡莹; 罗映娟
来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4, 30(09): 707-712.

摘要

目的估计四川省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人数。方法 2009-2012年,应用工作簿方法对15-49岁6类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人数进行估计,同时对模型未能涵盖的既往暗娼及其配偶、输血/血制品使用者、母婴传播人群、50岁以上男男性行为者及其配偶4类人群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人数应用病例报告和专题调查等数据进行调整估计。结果四川省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估计人数从2009年的85 300人上升至2012年的110 400人,历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5%,9.1%,6.4%,增长速度趋缓;感染率从2009年的0.097%上升至2012年的0.137%;性传播居全省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首位,其中同性性传播呈上升趋势,注射吸毒居次位,母婴传播构成逐年增高,献血构成稳定。结论多轮疫情估计的开展及完善有助于掌握全省的艾滋病真实疫情,工作簿方法是基层易于掌握,适用的疫情估计方法。

  • 单位
    四川大学;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省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