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1例

作者:朱月阳; 吴昕哲; 许丁亮; 张薇; 李桂荣; 张文松*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3, 25(06): 441-442.
DOI: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23.04.022

摘要

患者, 男, 66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年余"于2021年11月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既往史:高血压16年、糖尿病16年和慢性肾衰竭14年;2019年3月和4月于外院先后行左、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中均植入的是美国优视公司生产的860UV亲水性丙烯酸酯IOL,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专科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1.0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 小数记录法), 左眼为0.6;双眼眼压为14 mmHg(1 mmHg=0.133 kPa), 右眼IOL在位居中, 眼前节结构及眼底均正常;左眼结膜无充血, 角膜透明, 前房深浅正常, 瞳孔圆, 直径约3 mm, IOL在位居中, IOL前表面呈白色混浊, 散瞳后可见IOL毛玻璃样混浊(见图1), 眼底视不清。诊断:左眼IOL混浊;双眼IOL眼。考虑到混浊的IOL已影响到患者的视力, 而IOL置换术为IOL混浊的唯一治疗选择, 经过患者同意, 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21年11月5日在局麻下行"左眼IOL置换术", 术中将混浊的IOL剪断后取出(见图1)。手术顺利, 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膏(睡前1次)、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日4次)治疗。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复查, 双眼BCVA均为1.0。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取出的IOL前后表面的中央光学区和部分旁中央前囊膜覆盖区呈毛玻璃样混浊, IOL襻透明, 前表面凹凸不平, 后表面光滑, 侧面观察可见其内部透明(见图2)。

  • 单位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