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956例后踝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魏宁; 常文利; 杜晨光; 侯志勇; 张世强; 焦振清; 李增炎; 陈伟*; 张英泽
来源: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9, 5(03): 167-172.

摘要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特点及其变化,为治疗后踝骨折制订更合理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分布等特点。结果共收集踝关节骨折4278例,956例发生后踝骨折,其中男性555例(58.05%),女性401例(41.95%),男女比为1.38:1。骨折高发年龄为20~60岁;≤50岁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50岁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各年龄段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三年骨折高发部位为后踝骨折合并外踝骨折(37.7%),其次为后踝合并内踝骨折(10.2%)和三踝骨折(1.9%%),后三年骨折高发部位为三踝骨折(26.1%),其次为后踝合并内踝骨折(7.0%)和后踝合并外踝骨折(4.5%);两时间段骨折部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致伤原因的前三位分别为扭伤(35.4%)、交通伤(28.1%)和摔伤(23.0%)。结论后踝关节骨折高发年龄段为20~60岁,男性多于女性;骨折高发部位为后踝骨折合并外踝骨折,后三年三踝骨折人数明显增加,致伤原因以扭伤、交通事故和摔伤为主。

  • 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