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消瘀通络薰条灸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在查阅文献和专家会议讨论基础上,构建干预方案。通过分层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浙江省某骨科医院关节科住院的132例骨科大手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消瘀通络薰条灸组、艾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消瘀通络薰条灸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消瘀通络薰条灸治疗,艾灸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艾灸治疗,对照组实施预防DVT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3组出院前下肢DVT发生率,术后第1、7天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每日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干预方案的完成率。结果 消瘀通络薰条灸组未发生下肢DVT,艾灸组下肢DVT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16.67%,消瘀通络薰条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3组患者组内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3组患者组间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1.885,P<0.001;F=247.377,P<0.001;F=32.626,P<0.001;F=17.056,P<0.001)。3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在术后第6、7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瘀通络薰条灸组和艾灸组干预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且干预方案完成率均为97.73%。结论 消瘀通络薰条灸能更有效地降低骨科大手术后气滞血瘀证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持续缓解患肢疼痛,且干预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