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可以分三个层面来理解:自然哲学的“合一”以“气”为本,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是物质的统一体;道德哲学的“合一”以人之心性为基础,“天人合一”是人格魅力和审美的最高境界;而政治哲学的“合一”主要以儒家的“仁道”原则为依据,目的是为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提供理论支撑。但“天人合一”每层含义的背后都包含着相分、相对的悖论,如何准确把握三个层面的“合”与“分”,对于理解和发展“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现代化的今天处理天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建设全球性生态文明问题上都具有重大的战略与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