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构建学校“课后课程”供给体系是“双减”改革背景下学校课程体系高质量建设的迫切需要。学校“课后课程”供给体系在供给目标、范围、内容与形式上呈现出潜能释放、共在约束、有限多元和秩序存续的结构特征。学校“课后课程”供给体系建设包含主体、水平、结构与状态四个维度,实施主体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第三方力量参与支持的育人格局,目标水平体现从“缩小差距”到“动态平衡”再到“走在前面”的发展进阶,组织结构由基础性课程、实践型课程与个性化课程共同构成,状态结果包含学科内统整、跨学科统整与超学科统整。“双减”背景下,需要构建“立场-关系-审议”的视域融合机制,“识别-嵌入-生成”的资源供给机制以及“规范-组织-行动”的协同治理机制,提升学校“课后课程”供给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