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依达拉奉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 20月龄, 体质量600~70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依达拉奉组(E组)和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O组、E组和LY组于3%七氟烷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E组和LY组术前30 min时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 mg/kg, 同时LY组尾静脉注射LY294002 0.3 mg/kg。术后3 d时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自发活动能力, 然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海马组织, 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mTOR(p-mTOR)、突触素(SYP)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表达水平, 行高尔基染色记录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 计算树突棘密度。结果 4组运动速度、路程及旷场中心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 O组逃避潜伏期延长, 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 海马p-PI3K、p-Akt、p-mTOR、SYP和PSD-95表达下调, 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缩短, 树突棘密度降低(P<0.05);与O组比较, E组逃避潜伏期缩短, 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 海马p-PI3K、p-Akt、p-mTOR、SYP和PSD-95表达上调, 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增加, 树突棘密度升高(P<0.05);与E组比较, LY组逃避潜伏期延长, 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 海马p-PI3K、p-Akt、p-mTOR、SYP和PSD-95表达下调, 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长度缩短, 树突棘密度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 改善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
单位北京市海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