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使用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PEEP)对患者术中及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使用单纯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 VCV组,n=30),第2组使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联合5 cmH2O PEEP(P5组,n=30),第3组使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联合10 cmH2O PEEP(P10组,n=30)。术中潮气量设定为理想体质量×8 mL,呼吸频率12次/min,吸氧浓度60%,呼气暂停时间(pause time, Tpause)设为10%,建立气腹后呼吸频率调整为14次/min。于入手术室后(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建立后30 min(T2)、停气腹后5 min(T3)、拔管送恢复室后30 min(T4),记录心率、血压并采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死腔率。记录T1、T2、T3的气道平台压、峰压、肺顺应性。记录患者术后有无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1天至出院日)及30 d生存率。结果 与VCV组相比,P5组、P10组T2氧合指数高(P<0.05)。P5组T1、T3死腔率小于VCV组(P<0.05),P10组各时间点死腔率显著低于VCV组(P<0.05)。相同时间点组间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建立后各组肺顺应性均降低,但是P10各时间点与VCV组和P5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建立后平台压及峰压均升高(P<0.05)。P10组T1、T3平台压与VCV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0组T1峰压较VCV组高(P<0.05)。3组心率、血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30 d生存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采用容量控制模式通气时使用10 cmH2O PEEP可以显著改善肺顺应性,使用5 cmH2O或10 cmH2O PEEP均可改善氧合,但是作用持续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