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分布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分析青海云杉径向生长量日变化、月变化、累积生长量以及气象因子对径向生长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青海云杉生长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带状DRL26树木径向生长监测仪记录数据,结合所在样地的气象监测数据,通过日平均值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气象因子对径向生长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结果】青海云杉径向生长量日变化呈抛物线型变化规律,将其划分为收缩(10∶00~21∶00)、膨胀(21∶00至翌日5∶00)和生长(翌日5∶00~11∶00)3个阶段;径向生长量月变化呈先快后慢的生长趋势,将其划分为启动生长阶段(5月)、快速生长阶段(6~7月)和缓慢生长阶段(8~10月);青海云杉累积月均径向生长量表现为:中树(836.6μm)>大树(443.3μm)>小树(220.7μm);青海云杉径向生长量与空气湿度、大气压强、40 cm深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饱和水气压差、风速、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40 cm深度的土壤湿度、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强对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影响最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