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早期的中国戏曲走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民间戏曲力量推进的,尤其对于生存在民间的地方戏曲来说,民间艺人基本就是戏曲创作的主体。及至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西风东渐,中国戏曲的生产过程和创作方式开始发生改变,并逐渐与西方戏剧创作的方式方法完全接轨。其中的创作主体部分,从确立剧本一剧之本的地位,到导演中心制,再到今天的舞台形式乃至形制的凸显,已成为各专业部门的联合创造过程。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