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在明股实债遭遇监管禁令后,私募可转债作为明股实债的替代品,再次引起投资界关注。根据本文分析,可转债的投资形式受到我国法律的承认,但在进行债转股操作阶段,却缺乏相关法规和实操的支持。此外,基金业协会对于基金的分类中删除了"债权类投资"这一现状也对可转债是否完全符合协会要求带来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