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十四诗品》以意象批评的手法将"绮丽"作为一种诗歌艺术风格类型予以详细阐述,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浓尽必枯,淡者屡深"的美学境界与诗学观点,对"绮丽"风格的探讨可谓得其精髓。实际上在《二十四诗品》将"绮丽"风格进行系统的规范前,前人的文论以及诗歌中都曾或直白或隐讳地以"绮丽"来表现艺术作品的风貌和格调,或来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观点及态度,对"绮丽"一词文学风貌的认知也经历了宛延的流传变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