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失血患者的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作者:江艇; 刘坤; 郑倩; 廖群*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9, 27(02): 613-617.
DOI:10.19746/j.cnki.issn1009-2137.2019.02.049

摘要

过REDS-Ⅲ"临床用血研究"项目,收集本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输注红细胞悬液的1 000例急诊失血病例,对年龄、性别、病因、输血前体征、血液检测指标、是否手术、血液制品输注量和预后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将患者分为低输注量组(<5 U)、中输注量组(5-10 U)和高输注量组(> 10U),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输血预测指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输注量组在性别、病因、收缩压、血红蛋白水平、是否手术、血液制品输注量、ICU滞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等方面与中输注量组和低输注量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在年龄、呼吸频率、输血前体温和血肌酐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OR=7. 515,95%CI:3. 289-17. 174,P=0. 000)、术中出血量(OR=2. 626,95%CI:1. 428-4. 828,P=0. 043)、红细胞输注量(OR=2. 574,95%CI:1. 306-5. 073,P=0. 015)、是否输注血浆(OR=2. 118,95%CI:1. 184-3. 789,P=0. 011)、是否输注冷沉淀(OR=5. 296,95%CI:2. 164-12. 960,P=0. 000)是急诊失血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的几率较大,大量输血与急诊失血患者死亡率高度相关,其中手术、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量、输注血浆及冷沉淀可能预示急诊失血患者的高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