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循环血中高密度脂蛋白颗粒(high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HDL-P)亚型影响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炎症和内皮细胞的功能,这些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目的:阐明血浆HDL-P不同亚型在射血分数减低(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中的关键区别,并探讨其预后作用。方法:从CATHGEN(Catheterization Genetics)生物库中纳入一系列连续的行心脏导管介入的患者。其中,HFrEF组有782例,HFpEF组有1004例,无心力衰竭组有4742例,并对行导管介入获得的冷冻空腹血浆进行磁共振基础上的脂蛋白谱分析。用多变量协方差分析比较组间不同的HDL-P亚型,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DL-P亚型与死亡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HDL-P大小在HFrEF组最大,在HFpEF组次之,在无心力衰竭组最小(所有两组间比较P<0.000 1)。相反的是,小型HDL-P和总HDL-P的浓度在HFrEF组最小,在HFpEF组次之,在无心力衰竭组最高(所有2组间比较P≤0.000 2)。在HFrEF与HFpEF组,总HDL-P和小型HDL-P浓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呈反向关系。尽管对14项临床协变量(包括股动脉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冠状动脉疾病和炎症指标——GlycA)进行调整后,上述发现仍然存在。同时,在敏感性分析中采用不同的左室射血分数定义、更严格的舒张功能障碍纳入标准或左室舒张末期压力阈值,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结论:在这项对HDL-P亚型与心力衰竭关系的大型研究中可以发现,HDL-P亚型与不良结局独立相关,但与HFr EF的关系比HFp EF的关系更为混乱。这些结果可能有助于重新定义风险评估,并对HDL与心力衰竭病理生理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