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化线路沿线聚落的形成发展与线路的历史演变密切相关,文化线路和沿线聚落的研究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文章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古籍查阅、田野调研等方法,以“川盐古道”为线索,选取宣恩地区川盐古道沿线的彭家寨和庆阳坝为样本,基于自然环境、盐业经济及民族文化交融历史对聚落动态的影响,研究宣恩地区沿线聚落的形态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沿线传统聚落由早期的散状分布向带状倾向的团型聚落发展,其形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动因、盐业经济和移民文化。改土归流是聚落演变的引导机制;盐业经济是聚落发展的促进机制;移民文化是聚落融合变异的整合机制。建构川盐古道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特征,为川盐古道线路上的民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研究和支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