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内蕴的底色或者说道德体系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内在基因,传承并不断升华的家风及其文化已经深植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其不仅为家庭乃至家族确立行为典范,也为中国社会的前行和发展提供了独有的价值与秩序维护。《民法典》将优良家风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贯彻了民族文化,也成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依据。“家风条款”作为价值导向更是行为规范,通过将道德规范法律化,是对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弘扬的良好方式。而在司法实务中落实该条款是树立优良家风和弘扬家庭美德的关键,“树立优良家风”入法,从微观角度看,为家风败坏、对子女失管失教等划出了法治红线,及时推动家风、家教等基本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补上无法可依的治理短板。从宏观角度看,则进一步呼应了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的时代大命题。法律作为道德的底线,其维系着道德的发展保障,中国底色的传统文化有凝聚力,但同样需要法律的刚才能有效推动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