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化成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林乙龙; 肖敏; 韩东梅; 王拴紧; 孟跃中*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 10(01): 50-58.
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0.0270

摘要

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成,实现对电极的浸润及对电极材料进行充分激活。同时,在首次充电过程中,随着锂离子在负极的嵌入,电解液成分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形成一层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以防止后续循环过程中电解液和锂离子的不可逆消耗,因此该技术对电池性能的意义非同寻常,化成的效果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后续性能表现,包括存储性能、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等。然而,对于电动汽车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都需要耗时几天甚至几星期的化成和老化工序,导致较低的电池生产效率;大量的充放电设备、控温设备和环境空间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成本;传统的化成方式无法完全满足容量,寿命和安全等高性能需求。目前已有很多研究通过优化锂离子电池化成技术来提高电池性能,降低化成时间,从而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本综述针对锂离子化成技术优化展开评述,介绍电池化成的意义、成本分析、各种技术参数和化成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和改进方向进行展望。

  • 单位
    中山大学;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