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实体和虚拟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债务违约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融券卖空机制自2010年开始已经有十余年历程,文章依据融资融券分布式扩容制度的特征,以2010—202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DID实验检验融券卖空政策对于企业债务违约的“事前威慑”效应,并以进入标的的股票为研究对象分析已发生的卖空交易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事后惩罚”效应。研究发现,融券卖空限制逐步放开有助于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且该卖空政策对董事与CEO两职分离、股权集中度高以及融资约束弱的企业抑制效应更强。最后在已有结论基础上进行了影响机制分析,卖空试点政策通过影响市场对企业的关注程度、企业盈余管理来发挥“事前威慑”效应以降低标的企业的违约风险,卖空交易通过降低标的企业过度负债水平和提高企业去杠杆化水平发挥“事后惩罚”效应以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